2017年金磚廈門會晤期間,為保證對小型漁船防越線的監督和管理,我司建設并上線了廈門市小型漁船防越線預警系統。該系統利用北斗、無線通信、GIS等技術,將小型漁船基本信息及運行情況、警情信息通過一張圖進行可視化展示,通過漁船動態監控及防越線報警、防破拆報警、不在線報警、一鍵報警等功能,確保邊防執法人員在金磚廈門會晤期間實現對全市6000多艘小型漁船的實時監管,防止小型漁船躍入“禁區”,為相關海域安全提供了有力的技術保障。會晤期間,系統運行穩定可靠,受到市邊防支隊、各區大隊、派出所等各級領導的肯定。
2018年,我司建設了邊防港船出海人員動態管控系統,為上合青島峰會提供安保信息化項目技術服務。該系統整合視頻監控、北斗定位、通信終端、船舶AIS等信息,共享公安等涉海資源,運用大數據分析等技術,實現警務指揮調度、船舶智能管理、治安數據分析、海港邊檢監管等功能;對進入危險區域的漁船自動報警,實現前方態勢智能感知、大數據可視化分析和指揮調度一體聯動。該系統接入近千艘船舶,并海陸空港流量、出入境人數、警情案件等數據進行對接,在上合青島峰會的安保實踐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2018年,我司承建了廈門漁船通導與安全裝備及漁港動態管理平臺項目。該平臺整合了廈門漁業船舶、裝備、船員、漁港等數據資源,配備漁船通導與安全裝備,增強海上漁船的救援信號保障,對漁船、漁港進行動態監控及可視化展現,對臺風、雷暴等惡劣氣象及時預警。2019年11月,在一起海上事故中,廈門漁政利用該平臺在短短70分鐘,完成了遇險漁民的救助任務,人員船舶安全。
2018年,我司承建了廈門市智慧海洋綜合信息服務平臺。該平臺將智能技術和前沿信息技術與海洋環境、海洋裝備、海上目標和涉?;顒酉嘟Y合,圍繞海洋環境監測、漁港綜合管理、船舶安全監管、海洋漁業生產、海洋生態保護、海洋防災減災、海洋行政執法等多個業務領域開展應用,形成智慧海洋1+N模式,大力推進廈門市海洋基礎設施和海洋數據深度融合,助力廈門成為國家“智慧海洋”樣板城市。
立足海洋管理部門的職能,通過人工智能、關聯分析、可視化、GIS分析等技術,對海量、多源、異構的海洋經濟、漁船漁港、海洋執法等數據,進行快速、及時地挖掘分析,以概覽圖的形式展示海洋大數據成果,如船舶分布熱力圖、船舶進出港走勢及海洋行政執法情況等。
依托北斗定位、AIS、GIS、大數據分析等技術,構建漁船動態監管、安全預警、應急管理、決策分析等主要功能,提供出海報備、臺風應急、伏休監管、便民服務等特色應用,實現對漁船民“看得見、呼得到”的全面管理,為管理部門提供智能、高效、可靠的監管服務。
運用視頻監控、AIS、浮標、北斗等信息技術感知漁港運行動態,集成融合分析漁港各類數據,通過人工智能識別算法,對漁港監管和決策需求做出智能響應,實現依港管船、管人、管漁獲、管安全、管生態,全面提升漁港智慧化管理水平,打造智慧漁港經濟示范區。
將涉海企業基礎信息、海洋產業分類信息、企業經營信息等進行統一的采集、存儲、分析、管理,形成海洋經濟數據庫,建立系列分析指標,對海洋戰略新興產業特點分析、發展趨勢等進行分析評估,支撐海洋經濟示范區高質量建設。
系統滿足不同用戶(項目申報人員、項目管理人員、專家、項目監理人員等)的不同使用需求,為海洋主管部門提供項目管理的一站式信息化服務,包含項目的申報、評審、管理、監理、驗收、后評價及專家庫抽取等功能。
結合海上執法管理指揮需求,利用北斗定位、4G/5G、GIS等技術,整合執法船艇、執法車輛、執法人員、移動執法設備等執法資源,提供可視化實時監控、船舶遇險指揮調度、接處警管理、預警分析、統計分析等,從而改善海上執法活動的管理與服務水平。
綜合運用雷達、視頻監控等現代裝備,搭建智慧海防軍警民聯防平臺,對船舶越界、偷渡、走私、異常搭靠、駛入敏感區域等行為進行識別研判,輔助海防辦、海警、公安海防、海事、海洋、港口、緝私和陸軍海防、海軍等部門精準高效聯防。
依托涉海企業及高??蒲性核纳婧<夹g、創新成果、專家資源優勢,解決科研成果供需雙方信息不對稱、轉化過程不規范等問題,打通成果轉化最后一公里路程,提高海洋資源利用率,促進科技創新成果向海洋產業領域的轉化,推動海洋經濟的發展。
平臺建立集海上養殖綜合管理、水環境實時監測、魚病診斷及水產品溯源一體化的綜合服務平臺。制定海上牧場在養殖過程中的自動化、標準化、安全化的生產機制,形成養殖水環境實時監測、分析、預警與水產品溯源體系,實現水產養殖精細化管理,提高水產品的質量和品質,為養殖企業提供海上牧場養殖綜合服務,為公眾提供水產品養殖環境安全監督與溯源服務。
©版權所有 廈門衛星定位應用股份有限公司 閩公網安備 35020302033108號 ICP許可證 閩B2-20120011 閩ICP備09017781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