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目包含應用支撐平臺、數據資源中心、云計算中心、信息采集系統、計算機監控系統、調水工程應用系統、綜合通信與計算機網絡體系、實體環境體系、信息安全體系和標準規范體系10大方面的應用建設。該項目落地應用后可解決和滿足西安、咸陽、渭南、楊凌 4 個重點城市及沿渭河兩岸的11個縣城、5個新城及1個工業園區的生活及工業用水,改變關中超采地下水、擠占生態水的狀況,實現地下水采補平衡,防止城市環境地質災害。
項目面向河長辦、水利局、生態環境局、城管局及社會公眾,提升水污染綜合防治、水環境治理、行政監管與執法等能力,全面實現河湖水環境的智能化監測和智慧化監管,減少流入潦河及鄱陽湖的污染物,完善湖泊管理平臺與水環境監測系統,為鄱陽湖流域及奉新縣湖泊提升水環境管理能力提供支撐。
2020年,我司創新研發的“智慧環?!痹破脚_在江蘇省南京市溧水區落地。該平臺基于水、氣、土、聲多要素監測信息,疊加生態環境保護、污染治理、環境監測、執法管理等數據,搭建“1+2+6”架構模式的監管平臺,使南京溧水區實現生態環境監測監控預警自動化、數據分析精準化、應急反應快速化、污染防治科學化及環境信息公開化,為南京溧水區實現生態環境保護“測得準、傳得快、搞得清、管得好”的目標提供有利保障,同時也為南京溧水區各級政府部門的環境管理與決策提供科學依據,推動南京可持續發展戰略的實施。
依托“十三五”廈門市海洋經濟創新發展示范項目,我司于2017年建設了廈門北斗地基增強系統,信號覆蓋廈門全區域。該系統具備向廈門以及周邊地區范圍內提供全自動、全天候、實時、連續的北斗高精度位置服務能力,可為政府、企業和公眾提供包括米級、亞米級、厘米級、毫米級等不同精度等級的導航、定位、授時應用服務。
我司首個在智慧農業領域基于“北斗+”及綠色生態理念構建的智慧養殖監管項目--福建省安溪縣畜禽智慧養殖管理平臺,采用物聯網、大數據、可視化、AI視覺識別等前沿技術,著眼于智能化監管的理念,將基礎信息系統、養殖動態監測系統、異常預警系統、統計分析系統、大屏可視化系統等進行深度融合,打造數據共享、分析預警和提高監管服務能力的新模式,在強化科技服務理念的同時提升科技管理效率。
2021年,我司在福建省福清市建設了興達畜牧智慧養殖生產管理平臺,依托物聯網尖端技術的應用,以養殖企業為中心,聚焦養殖生產現場管理,打造集機器人智能巡檢、豬只生命體征監測、圈舍環境控制等功能為一體的企業數字化生產平臺,助力企業數字化轉型升級。
依托《數字鄉村發展戰略綱要》要求,“幸福閩寧”數字鄉村云平臺整合全域鄉村數字產業、生態宜居、鄉村文化、鄉村治理等信息資源,利用GIS地圖、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技術,實現對全域鄉村基礎資源信息在線接入填報,鄉村治理事件的感知上報和即時響應、聯動處置,鄉村視頻的智能識別監控,三農信息惠農服務等。對全域農業農村大數據進行集成、統計挖掘分析并用一張圖展示,為數字鄉村建設提供決策支撐,全面激發鄉村振興內生動力。
©版權所有 廈門衛星定位應用股份有限公司 閩公網安備 35020302033108號 ICP許可證 閩B2-20120011 閩ICP備09017781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