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9月,金磚國家領導人第九次會晤在福建廈門舉行。會晤為加強金磚伙伴關系、深化各領域務實合作規劃了新的藍圖,對促進金磚國家共同發展起到了極大的推動作用。為保障本次峰會交通安保工作圓滿完成,我司承建智慧交通保障系統,針對傳統特勤安?;顒又械慕煌ㄖ笓]工作難點、痛點,創新融合大數據、人工智能、信號燈控制、視頻跟隨、可視化、時空預警等前沿技術,提供覆蓋各要素全周期的可視化指揮平臺,為峰會的順利開展和日常特勤安保等工作保駕護航。項目成功保障了金磚廈門會晤319趟智慧交通安保任務,有效避免了17次潛在的沖突風險事件,實現峰會期間智慧交通保障“零故障、零事故”,受到省市各級指揮部領導的充分肯定和高度贊揚
該平臺圍繞大型活動的交通指揮調度業務,通過整合數據資源,按照“事前預案、虛擬演練、真實預演、調整方案——事中資源在線,全程可視、可控、可調,處理突發應急,掌控全局,保障活動安全——事后分析研判,回放歸檔,分析研判,沉淀經驗,績效考評”這條主線,融合北斗/GPS、AR、VR、5G等高科技手段,全程提供安全防控保障,力保大會交通安全,提高南昌交管局可視化指揮調度水平,保障世界VR產業大會安保工作零失誤、零差錯、零事故。
2015年8月,我司承建廈門市綜合交通運行監測指揮中心應用系統。立足部門職能,以服務政府決策、行業監管、企業運營、公眾出行為主線,我司開發建設綜合交通運輸行業應用管理系統。通過制定廈門市交通運輸行業統一的信息化標準規范,匯聚整合城市交通、公路、鐵路、空港、郵電一體的行業信息化數據資源并進行挖掘分析,該系統面向政府、企業和公眾提供綜合交通管理、交通運行態勢監測、運輸行業動態監管、應急協調指揮調度、交通科學決策支持、交通信息發布等服務,形成城市綜合大交通管理一體化的格局。該項目的成功落地,體現了公司在智慧交通信息化應用研發的綜合實力,對公司在智慧交通信息化領域的深耕細作和長久發展具有里程碑式的意義。
融合北斗、物聯網、移動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術,我司為金華市量身定制“1+4+N”公路智能管理平臺,即打造一個綜合交通數據中心、建設四個行業管理服務平臺(公眾出行民生服務平臺、路網運行監測與應急指揮平臺、智能物聯綜合感知管理平臺、應用支撐平臺)、拓展N類綜合交通分析決策應用,實現“智慧交通一張圖”展示各類信息,為公路管理部門制定政策提供全面數據支撐和信息服務決策分析,有效提升政府管理效能和服務質量,助力金華市公路管理邁入智慧化新時代。
該系統是福建省首個城市級交通信用系統,獲得多項軟件著作權,入選廈門市2020社會治理智能化應用“創新應用項目”。平臺集征信、評價、用信、服務、共享為一體,打通城市交通運輸系統內外部信用數據對接渠道;匯聚運輸企業、從業人員、行政處罰、行政許可、紅黑灰名單等數據信息,實時推送至城市信用平臺進行公示;對接聯合獎懲名單數據,加強紅黑灰名單共享,強化聯合獎懲力度。
我司與廈門大學展開深入合作,進一步完善信用算法模型與評價體系,建立交通信用主體模型,將質量體系考核評分與處罰數據等相結合,從基礎信息、履約能力、行業行為、行為偏好、用信行為等五個維度進行綜合評價,融合多種信息構建企業、法人及自然人信用畫像,實現信用主體的自動評分評級,助力營造誠實信用的交通運輸市場環境。
這是國內首個由省級主導建設并在全省范圍實施應用的公交行業監管項目,落實了由福建省政府提出的《關于提升交通運輸服務八條措施》政策,同時為公交優先政策的實施起到了智能化體系支撐,全面推進了城市公交智能化建設。
該項目圍繞公交信息服務、公交行業統計、公交財政補貼監管、公交日常運營監測、城市公交服務水平評價、公交基礎設施管理、公交線網優化與調整等提供全面信息支持,形成包含“外場設備、企業調度平臺和省、市兩級行業主管部門的并面向公眾提供服務的城市公交智能管理與服務平臺”。
此外,項目還實現全省各地市公交信息化管理系統的信息接入,建成省級公交行業數據中心,助推“福建省城市公共汽(電)車運營服務規范地方標準”的實施落地。
2016年,我司先后完成廈門市交運通移動執法信息系統一期、二期的建設。項目將各類數據通過專線或互聯網等傳輸方式接入數據中心,實現信息共享;通過開發移動執法業務移動端執法應用和后臺執法系統,提供涵蓋執法日常業務管理、執法人員出勤管理、外勤執法檢查記錄、各類取證文件管理和查詢、設備管理登記等功能,實現外勤執法電子化一體化,方便外勤執法的信息化數據采集,為行政執法處罰提供有力保障。項目還完成車載設備的擴容與執法對講機等單兵設備的配備,有效擴大支隊對于下屬單位乃至個人的執法監管覆蓋面,實現了部分執法車輛的實時監控調度、車載視頻調取及歷史軌跡查詢等功能,為交通應急調度、執法業務信息化全覆蓋奠定基礎
2018年,我司為廈門市交通執法部門搭建交通行政執法監督與應急指揮調度系統,助推執法監管的現代化以及信息化。運用“雙隨機”抽查的科學方法,系統對企業、人員以及車輛進行隨機檢查,促進陽光執法;采用AI圖像識別技術,快速識別車牌,通過智能比對實現車輛預警,第一時間為執法人員提供準確的執法輔助信息;在文書管理上,準確記錄執法文書的生命周期,實現文書閉環管理,有效避免執法程序遺漏問題;此外,系統建立覆蓋全線的多媒體應急指揮調度平臺,實現GIS調度并記錄應急處置全過程。該系統實現執法設備、執法終端、執法系統的有機結合,創新執法方式,為交通執法部門提供科學決策依據,增強交通綜合執法應急保障能力。
2014年8月6日,交通運輸部印發《關于安排南昌市城市公共交通智能化示范工程建設資金的函》(交規劃發[2014]647號),確定了南昌市城市公共交通智能化示范工程的建設。其中,南昌城市公共交通信息監管與服務平臺作為示范工程的重要組成部分。
項目通過接入南昌市公共交通動靜態數據,形成全市統一的公共交通數據資源中心,面向城市公共交通行業用戶提供精細化管理支持,面向公眾提供全市范圍的公共交通出行信息服務,實現了公共交通出行信息服務網絡化和行業監管信息化,形成了覆蓋全市的公共交通服務信息資源庫,為出行者提供更加安全、舒適、便捷的公共交通服務。
2017年,在廈門市交通運輸局、市運管處的支持下,由廈門衛星定位公司承建的“廈門市出租汽車行業監管平臺”正式上線運營,開啟廈門市網約車合規化發展、巡網融合數字化管理的新篇章!該平臺是全國首個“巡游車+網約車”融合監管的出租汽車行業監管平臺。系統上線之后,促進了交通、公安等多部門聯合監管,全面助推“網約車合規化”和“巡網融合發展”,助力廈門網約車管理取得五個“全國第一”,同時廈門市網約車雙證合規率高達95%以上,長期居全國36個中心城市第一名。
廈門公交集團智能調度管理系統自建設投用以來,已進行了多次重大版本迭代升級,現接入車輛三千多臺,有效保障了廈門公交日常生產運營管理需要。
項目充分利用計算機、無線通訊、自動控制、北斗、GIS、大數據、客流運力調優、智能排班等先進技術,結合公交車輛的運行特點建設公交智能調度系統,有效提高了車輛運營和市區交通運行效率,提升了企業經營管理能力和公交管理水平,同時為乘客提供了更加安全、方便、快捷、舒適、高效的服務,促進了廈門市公交事業的發展。
本系統面向公交企業運營管理人員,主要協助公交線網管理日常工作。系統實現對昆明市公交線網、線路的常規化、靜態分析與展示,對公交規劃數據庫的建立提供依據,構建長久公交線網數據庫,同時通過公交線網分析及評價進行輔助決策等。該系統的建成投用,優化了昆明市現有線路線網,擴大了昆明公交服務區域,增強了城市公共交通運載功能,提高了昆明公交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為方便昆明的市民出行作出了積極貢獻。
2018年金磚國家領導人第九次會晤在廈門舉行。這場“含金量”極高的國際會議落地廈門,是對廈門城市治理、社會治安、人文經濟的肯定。為更好地服務參會人員及市民出行,具有實用性、前瞻性、國際性的電子站牌在廈門應運而生。
本次建設的電子站牌采用55寸LCD屏,支持觸控,通過分屏技術顯示公交線路、到站信息和多媒體信息等。線路牌可通過后臺進行遠程更改下發,單屏可顯示線路6條,站點數40個;除了具有以往公眾出行信息服務功能外,這批智能公交電子站牌還增加公眾感興趣的信息查詢功能,確保電子站牌的先進性和實用性。
智慧公交電子站牌方案不僅滿足政府通知、公交服務、公益廣告等多種類信息的文字或者多媒體形式發布,多元化應用還能夠實現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的提升。
在廈門公交智能調度管理系統的基礎上,我司為廈門公交集團建立公交客流大數據決策支持系統,以便其更充分掌握乘客公交出行規律,為公交運營和線路優化提供數據支持,提高運營效率,降低運營成本,為各級管理人員提供建議方案和決策依據。
該系統的構建基于公交移動支付數據與定位數據的客流分析模型,結合客流統計設備,對海量的數據進行研究和挖掘,并通過各項應用功能的建設,為企業進行數據展示、智能分析、數據優化、動態智能排班和線網提升等提供支撐。
該項目的建設改變了過去低效率線路發現不及時、經驗調整運力的舊模式,為廈門公交線路優化、區間車推薦、班次調優、微循環運行等提出量化策略,解決公交運力分配和班次調整難題,提高公交運力利用率,最大限度節約資源,提升公交企業廈門公交集團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2016年,我司在澳門建設的澳門電召和普的管理系統正式上線。系統一方面可以幫助澳門電召公司通過電話召車、APP、微信公眾號等方式為乘客提供便捷的出行服務,打造澳門首個也是唯一一個本地化網約服務平臺;同時,基于企業內部高效管理和運營需求,構建企業信息化管理后臺,實現電子存檔、司機排班、財務結算、車技安全管理、經營數據分析等功能,幫助企業有效實現車輛和駕駛員的全生命周期管理。澳門電召特的系統自上線以來持續穩定運行,用戶規模累計近40萬+,車輛總服務趟次超過310萬次,平均每月可解決5萬多個公眾出行需求,為澳門市民和游客提供了便利的智慧出行服務,獲得良好的群眾口碑,也樹立起了良好的電召品牌服務形象!
2020年,我司在長春市建設了出租汽車智能監管服務平臺,該項目根據交通部出租汽車服務管理信息系統建設標準,并結合長春市出租車的發展情況和本地行業管理辦法進行建設。平臺按照“兩套終端、三個中心、十大系統、一套保障體系”的總體框架進行符合長春本地化交通行業特色的建設開發,旨在改進長春市出租汽車運營方式和監管模式,提升出租汽車行業管理水平和服務水平,促進出租汽車行業健康、穩定、有序發展,為社會公眾提供更安全、更便利、更優質的出租汽車服務。
廈門市社會治安防控體系應用系統項目包括智慧街面巡防系統和大型活動安保系統。其中,智慧街面巡防系統以街面警務站為依托,匯聚街面警情、街面戰果、巡防勤務、巡防力量等數據,為實現“1,3,5分鐘”快速反應提供信息化支持。系統搭建街面治安巡防信息橋梁,提供警情與盤查戰果的采集分析、巡防勤務可視化調度以及巡防力量的扁平化指揮,協助公安機關精準掌控巡防態勢,主動防控街面治安。
大型活動安保系統基于大型活動和重要活動的安保需求,接入活動承辦方、參會人員與車輛、場地、公安交警等要素,充分利用廈門市信息化系統資源,結合實際業務場景,按照事前-事中-事后等業務流程,實現活動管理、安保態勢感知以及業務協同功能。
隨著昆明市民美好出行需求的提升,以及網約車新業態的出現,昆明市出租汽車行業的健康發展面臨新的問題與考驗。為推動巡游車行業轉型升級、網約車規范安全、提升行業服務品質,更好地滿足市民群眾和旅游人士高品質出行需求,我司于2020年承建昆明市出租汽車綜合服務監管平臺,平臺可實現巡游網約雙業態的實時監控、動態監管稽查、電召出行、動態調價、統計分析等智能監管功能,以加強昆明市出租汽車行業雙業態融合的精細化監管,改善出租汽車營運條件、提高出租汽車營運效率和服務滿意度,全面助推昆明出租汽車信息化水平。
平臺率先采用AI智能圖像識別技術,通過自研算法實現車輛的遠程管控(限速、限舉、鎖車),運用動態監管、智能管控、監督考評、可視化大屏等功能,實現了從渣土源到消納場的全過程監管,滿足了廈門市建筑廢土管理站的實際需求,較好的解決各類建筑物料、垃圾的堆裝超載、沿途遺撒、亂倒亂卸等問題。
平臺自落地應用以來,被本地媒體廣泛報道,納入全市渣土運輸企業20家,新型智能渣土車近2000輛,查處車輛違法違規方面市民舉報事項66件次,審批廢土處置證件4134件,因渣土不規范運輸而產生的事故率降低了95%以上,有效管控和治理渣土車在運輸安全、環境保護等方面的問題,助力廈門渣土管控走在全國前列,支持廈門建設高素質高顏值現代化國際化城市。
2017年金磚廈門會晤期間,為保證對小型漁船防越線的監督和管理,我司建設并上線了廈門市小型漁船防越線預警系統。該系統利用北斗、無線通信、GIS等技術,將小型漁船基本信息及運行情況、警情信息通過一張圖進行可視化展示,通過漁船動態監控及防越線報警、防破拆報警、不在線報警、一鍵報警等功能,確保邊防執法人員在金磚廈門會晤期間實現對全市6000多艘小型漁船的實時監管,防止小型漁船躍入“禁區”,為相關海域安全提供了有力的技術保障。會晤期間,系統運行穩定可靠,受到市邊防支隊、各區大隊、派出所等各級領導的肯定。
廣西梧州智慧交通項目,是梧州市交通局重點千萬級項目,也是梧州智慧城市的重要組成部分。該項目主要建設梧州市智慧公交管理平臺、出租汽車行業監管平臺、執法應急聯動系統、12328分中心平臺、智能公交電子站牌等十大類重點項目,遵照“綜合交通為核心、智慧交通為關鍵、綠色交通為引領、平安交通為基礎”的建設原則,助力廣西梧州打造“智慧交通”大腦,推動梧州市交通運輸行業信息化升級促進行業持續改進服務驅動機制的形成,在滿足及豐富了梧州交通主管部門監管手段的同時,也造福了梧州市民,讓梧州市民出行變得更為便捷。
2020年11月,我司建設甘肅省蘭州市城市貨運配送信息服務平臺。該項目是我司承建的第一個綠色貨運項目,也是我司在蘭州市落地的第一個大型集成信息化項目。
平臺以創建綠色貨運配送示范工程為目標,打造“集約、高效、綠色、智能”的城市貨運配送服務體系。項目建設過程中,我司深入蘭州市貨運企業和相關部門進行需求調研,創新設計了數據管理與查詢、車輛運行監測、貨源發布與承接、數據分析、數據調度、企業考核6大功能體系,通過動態監測、安全預警、統計分析、綜合考評、交易撮合等功能,形成針對城市貨運主體的綜合服務與閉環管理,實現相關監管部門對配送企業的日常監管、績效考核及企業對政務信息服務的需求,同時極大提升當地貨運配送行業整體運行效率、監測精度、行業服務能力和管理水平。
2018年,我司建設了邊防港船出海人員動態管控系統,為上合青島峰會提供安保信息化項目技術服務。該系統整合視頻監控、北斗定位、通信終端、船舶AIS等信息,共享公安等涉海資源,運用大數據分析等技術,實現警務指揮調度、船舶智能管理、治安數據分析、海港邊檢監管等功能;對進入危險區域的漁船自動報警,實現前方態勢智能感知、大數據可視化分析和指揮調度一體聯動。該系統接入近千艘船舶,并海陸空港流量、出入境人數、警情案件等數據進行對接,在上合青島峰會的安保實踐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2018年,我司承建了廈門漁船通導與安全裝備及漁港動態管理平臺項目。該平臺整合了廈門漁業船舶、裝備、船員、漁港等數據資源,配備漁船通導與安全裝備,增強海上漁船的救援信號保障,對漁船、漁港進行動態監控及可視化展現,對臺風、雷暴等惡劣氣象及時預警。2019年11月,在一起海上事故中,廈門漁政利用該平臺在短短70分鐘,完成了遇險漁民的救助任務,人員船舶安全。
該平臺于2013年上線運行,圍繞“勤務部署、勤務態勢、勤務指揮、勤務研判、移動勤務”打造可視化勤務指揮+移動勤務應用為一體的閉環管理體系,改善傳統勤務數據孤島、缺乏勤務管理手段的痛點,實現從派出所到市局的分級一體化管理。平臺上線以來,協助廈門公安交警部門實現路面巡邏接處警警力相比改革前上升50%,道路交通警情主動發現率31.22%,警情平均到場時長6.5分鐘,平均處置時長15.4分鐘,用時分別同比縮短了2/3和2/5,道路交通擁堵警情同比下降19.16%。,極大提升勤務效率。
2017年,閩江航運數字化安全監管平臺在福建省第一大江--閩江落地,覆蓋約700km航道,管理船舶及客渡船近千艘,實現對船舶、碼頭、船員、航標、航道、水文氣象等多方面綜合管理,包括船舶動態監管、安全預警、應急指揮、巡航巡檢、數據分析、掌上安全等功能模塊,實現信息技術與海事智慧化監管的有機集合,推動水上交通安全監管模式的轉變與升級。
2019年,泰寧縣大金湖智慧海事綜合監管信息平臺在福建省5A級景區上線運行,實現對景區航道、游船、碼頭、客流的統一監管。該平臺通過視頻監控數據、北斗導航定位數據,全天候、全時段對船舶位置進行跟蹤。其中,視頻監控內容包括船舶船艙和駕駛室監控、碼頭重點區域集中監控、航道沿岸實時監控、客流智能統計、水域環境采集和監控等;同時可將視頻數據、電子航道數據、語音、一鍵報警、水域環境等信息集中存儲在數據資源中心并在監控平臺進行綜合展示,為實現大金湖景區智能化集中管理提供數據支撐和技術保障。
2019年11月,我司在福建省廈門市建設了廈門市重點營運車輛行業監測處置系統,該項目采用統一的車載終端標準和動態監管平臺,采集全市重點營運運輸車輛數據,將運輸企業基礎數據和車輛行駛等動態數據納入監管系統并進行綜合處理分析,并接入車載主動安全報警數據,實現全流程閉環管理。同時,系統引用省廳考核機制,將共享車輛違規數據反饋給企業及運營商,以此建立企業和運營商同步指標考核機制,促進監管與服務同步發展,將單一的管控平臺轉化為監管與服務一體化的全方位平臺。
系統在疫情防控期間也發揮重要作用,通過對客運車輛班次與行駛軌跡、重點路段進出島數據等進行分析。持續對到發、路過疫區的車輛進行重點排查分析,為主管部門進行疫情態勢研判和決策提供依據。
©版權所有 廈門衛星定位應用股份有限公司 閩公網安備 35020302033108號 ICP許可證 閩B2-20120011 閩ICP備09017781號-1